html 预览
  • 1
  • 2
  • 3
  • 4
  • 5
郑州16中德育经验登上《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6-11-28

《中国青年报》截图

 

学校青年联防队在校门口维护秩序

 

防暴演习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如何化解校园暴力”是2016年度中国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和最严峻的问题。2016年11月28日,《中国青年报》刊登《校园暴力“死穴”在哪儿》一文,就校园暴力的分类、危害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就师生、家长、学校等各方如何预防、应对校园暴力进行了有效而深入的探究,而且还介绍了郑州16中的三种优良做法。
   

 

  一是青年联防队。多年来,郑州16中有一支青年联防队,对于维护学校门口秩序、安全起到了良好作用。每天中午、下午放学后,3名青年男教工到学校门口站岗,与4名保安共同维护学校门口秩序,疏导交通,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妥善处置突发事件。
    

 

  二是联动工作机制。 郑州16中与教育局、学校附近的派出所、社区等建立了联动工作机制,定期保持与上述单位的联络反馈。学校印制了预防校园暴力的宣传页,到学校附近的社区发放,建议居民见到青少年聚众打架,或者联系学校或者联系最近的派出所。此外,在征得派出所同意并正式备案后,学校还给保安、青年联防队老师配备法规允许的安保用具,以应对突发事件。
     

 

  三是创新法制教育模式。郑州16中曾经多次和河南检察职业学院联合举办过“模拟法庭进校园”的活动。学生亲身体验后,他们对法律的了解会更加深入,继而也会懂得要学法、懂法、用法:行事遵守法律,同时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而不是诉诸斗殴、约架。
   

 

  据了解,该文是郑州16中教科主任宁致远和吕贻晓老师在进行广泛深入的采访基础上完成的。为了深入钻研校园暴力这个问题,他们先后采访了学校主要领导,德育分管领导李翔、卢杰、陈世栋,优秀班主任张松山、张安庆、李光奎、乔杞南、马世芳、王艳丽等。
   

 

  李翔认为,有些学生长期不交作业,多次闯祸且屡教不改,甚至因此而让老师受到批评。老师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时,心态会有些失衡,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话又说回来,老师是成年人,学生是未成年人;老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老师一定要以理服人,避免师生间产生正面冲突。
   

 

  卢杰认为,一些地方出现学生殴打老师的事件,表面上看是意外的偶发事件,实际上,这是师生关系长期不和谐、师生矛盾长期无法妥善解决的必然结果。涉事学生反映,他们之所以突破道德底线,想要去打老师,主要是师生间的积怨太深了,涉事老师长期讽刺挖苦、侮辱他们,让他们脸面丢尽,没有人格尊严,在班级里面抬不起头。
     

 

  陈世栋认为,现实中,很多受到欺负的同学不敢把事情告诉老师、家长,担心受到施暴者变本加厉的欺负。等到家长发现时,孩子可能已经受到很严重的创伤了,甚至长大后还会有心理阴影。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告诉家长和孩子,遇到这种现象,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和家长,老师和家长会主持正义,惩罚施暴者。

 

  附本文链接http://zqb.cyol.com/html/2016-11/28/nw.D110000zgqnb_20161128_1-10.htm

校园动态
更多...通知公告
更多...校园剪影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招生招聘  |  办公系统  |  教师博客

Copyright©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第十六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通讯地址:郑州市健康大道16号 电子地图 联系方式:0371-85091288 豫ICP备2025127499号-1

扫码关注郑州市第十六高级中学微信公账号